隐城的驼龙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50章 退兵,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,隐城的驼龙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你……”他想喊,却发不出声音,膝盖重重跪地,眼前渐渐模糊。最后听见的,是天暗星低沉的声音,混着窗外晨钟的轰鸣:“想找‘不死药’的人,从来都活不长。”

次日,吐蕃都城沸沸扬扬——首相尚论暴毙家中,死因不明。而千里之外的大非川,唐军前锋营忽然接到密报:吐蕃军连夜后撤三十里,粮草囤积点的方位,竟赫然绘在一张染着血渍的羊皮卷上。

张起灵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,指尖擦去面具上的霜花。战争的齿轮仍在转动,但有些暗线,早已在夜色中织就——就像他藏在袖中的那粒药丸,让贪念“不死”的人永远沉睡,也让这场本该漫长的厮杀,露出了结束的端倪。

吐蕃军营

论钦陵捏着那份字迹工整却透着冰冷的王命书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羊皮纸上“首相暴毙,速整军备回援”的朱批旁,还盖着芒松芒赞的鎏金印玺,可他盯着落款处模糊的印泥纹路,忽然冷笑一声:“回援?怕是有人怕我在前线坐大,拿首相之死做了由头。”

立在身侧的西曼攥紧腰间刀柄,甲胄相撞发出轻响:“将军,昨日探马回报,尚论府中确实有股诡异的唐人气味——那柄遗落的唐刀,刀鞘纹样正是唐军暗部标记。”他忽然压低声音,“如今首相暴毙,朝中旧贵族蠢蠢欲动,您若此时回军……”

“无妨。”论钦陵抬手打断,目光扫过舆图上标注的安西四镇,指尖重重按在疏勒城位置,“首相之位空悬,正是安插咱们人的良机。你即刻修书给大相禄东赞,就说我推荐副相琼保·达延暂摄政务——此人曾随我征战吐谷浑,懂得权衡轻重。”烛火在他眼底跳动,映得眸中精光一闪,“至于国内的暗流……高原上的狼,从不惧窝里斗,但若有人敢断我吐蕃的扩张之路——”他指尖划过案上未喝完的酥油茶,“就让他们尝尝,比唐军陌刀更锋利的,是吐蕃贵族的猜忌。”

长安·太极殿

暮春的风卷着杨花掠过汉白玉台阶,李治扶着玉案站起身,望着阶下低头听令的薛仁贵,眉间愁绪难消:“吐蕃忽然退军,看似示弱,实则难保不是诱敌之计。”他指尖敲了敲案上的军报,“不过大非川前线暂稳,你且先回长安——朕要听听,你对新罗趁乱觊觎辽东一事,作何打算。”

薛仁贵铠甲未卸,衣摆还沾着西北的尘土,却在抬头时眸中闪过冷光:“陛下,新罗向来见风使舵。当年联合我军灭百济,如今见吐蕃与我朝对峙,便想吞了辽东旧地。”他忽然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叠的舆图,展开后指向平壤方向,“臣请命率偏师驻守营州,一来震慑新罗贼心,二来整顿辽东防务——吐蕃退军非久计,新罗若敢越界,定叫他们有来无回。”

李治望着舆图上用朱笔圈出的辽东六州,忽然想起贞观年间亲征高句丽的往事,指尖轻轻按在安市城位置:“也好。传朕口谕,赐你金错刀、豹尾幡,许你便宜行事。记住——”他抬眼时目光灼灼,“大唐的疆土,一寸也不许外人染指,无论是高原上的吐蕃,还是海岛上的新罗。”

辽东边境

新罗使者金庾信站在鸭绿江边,望着对岸唐军新立的烽火台,指尖捏紧了袖中吐蕃送来的密信。信上“唐军主力西调,辽东空虚”的字迹还透着墨香,可眼前绵延的城墙上,唐军的“薛”字大旗正猎猎作响,哪里有半分“空虚”之象?

“大人,探马回报,薛仁贵已率三千玄甲军进驻辽东城。”随从低声提醒,目光扫过江面上往来巡逻的楼船,“吐蕃人怕是算错了——唐军竟能这么快回防。”

金庾信望着渐渐沉入群山的落日,忽然冷笑一声,将密信撕成碎片撒入江中:“吐蕃论钦陵想借我新罗之手牵扯唐军兵力,却不知大唐名将从无疏漏。”他拂袖转身,靴跟碾过岸边的鹅卵石,“传我命令,所有越界斥候即刻撤回,告诉王金法敏——”他回头望了眼对岸明灭的灯火,“与大唐为敌,从来不是明智之举,尤其是在他们刚击退吐蕃的时候。”

夜风掠过江面,掀起细碎的浪花。远处辽东城的钟声隐约传来,惊起几只栖息的水鸟——大非川的硝烟尚未散尽,辽东的棋盘却已重新落子,无论是吐蕃的权谋,还是新罗的野心,终究抵不过大唐君臣眼底那片不容侵犯的山河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老头重生卖掉铁饭碗,白眼狼妻儿傻了!

胖白在摸鱼

重生归来:我提前一年预警末日

枫香晚花静

邋遢道士

上官游龙

影视诸天:扬帆起航

千帆复起

凡人:开局获得仙盆,装备全靠抢

孙悟亚

冰封全球之打劫

似梦1似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