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城的驼龙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7章 大非川之战(1),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,隐城的驼龙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大非川道·军帐外

西风卷着沙砾打在牛皮帐上,发出细碎的“噼啪”声。薛仁贵扶着腰间的方天画戟,望着校场上正在整队的唐军——玄甲军的铁盔在阳光下连成银浪,却在他眼底映出几分凝重。身旁的郭待封正与参军说着话,锦袍上的刺绣团花在风中翻动,与他甲胄上的斑驳战痕形成刺眼的对比。

他忽然想起出征前夜,麒麟侯府的烛火。

那时月刚上檐角,张起灵的玄色衣摆掠过青石板时,几乎没发出半点声响。这位常年在西域行走的神秘客,腰间青铜刀穗子还沾着关内道的尘土,开口时却带着几分少见的郑重:“薛将军别来无恙?”

薛仁贵搁下手中的《六韬》,铜灯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,映在墙上那幅西域地图上:“麒麟侯深夜造访,可是为了西征一事?”他早知张起灵在西域人脉极广,甚至传闻其与不良人暗桩有交集,此刻见对方眼神沉肃,心底不由得一紧。

张起灵在胡床上坐下,指尖敲了敲案头的羊皮地图,落点正是大非川:“听说陛下命将军率十万大军出征,此去吐蕃,地形险恶是其一……”他忽然抬眸,目光直直撞上薛仁贵的视线,“但更需防的,是军中‘人险’。”

“人险?”薛仁贵挑眉,指尖抚过画戟的雕花刃脊,“将军是指……郭待封副将?”他早知郭待封出身名门,素与自己不和,却未想张起灵会直接点破。

张起灵,从袖中摸出半卷残旧的经卷,边缘还留着火烧的痕迹:“当年郭公(郭待封之父郭孝恪)守安西,因轻敌失了龟兹——此等家风,不可不防。”他忽然压低声音,“何况……大非川一带,地势开阔却缺水草,若后军辎重不继……”话未说完,却已让薛仁贵想起兵法里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”的铁律。

“将军是说,他会延误粮草?”薛仁贵的指节捏得发白,想起郭待封昨日在帐中对“分兵守辎重”的不屑,忽然觉得后颈发寒。

张起灵却没直接回答,只是将经卷推到他面前,卷首“慎独”二字已被磨得模糊:“薛将军只需记住——小心无大错。西域之战,败不在兵,而在‘心’。”

此刻夜风掀起帐帘,将他的思绪扯回现实。郭待封的笑声从帐内传来,着几分轻慢的意味。薛仁贵摸了摸胸口的护心镜——那里还贴着张起灵临走时塞给他的羊皮纸条,上面用朱笔写着“大非川辎重,必守要道”八个字。

“将军,该点兵了。”亲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。薛仁贵抬头望向漫天黄沙,忽然想起张起灵昨夜在军帐外说的最后一句话:“历史的风沙里,最不缺的就是轻敌的人。”他握紧画戟,回头时目光扫过郭待封的锦袍,心底暗下决心——即便前路是刀山火海,这十万唐军的粮草命脉,绝不能落在轻视它的人手里。

校场的号角声骤然响起,惊起几只在沙地上觅食的秃鹫。薛仁贵翻身上马,铁蹄踏过碎石的脆响,混着远处辎重队牛车的吱呀声,在这片荒寂的西域土地上,织成一张细密的战网。

而他腰间的青铜酒壶,还盛着张起灵送的关内道烈酒——待破了吐蕃,再与这位“知天命”的友人,痛饮这万里黄沙下的太平吧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老头重生卖掉铁饭碗,白眼狼妻儿傻了!

胖白在摸鱼

重生归来:我提前一年预警末日

枫香晚花静

邋遢道士

上官游龙

影视诸天:扬帆起航

千帆复起

凡人:开局获得仙盆,装备全靠抢

孙悟亚

冰封全球之打劫

似梦1似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