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冬至大朝的火焰
心有灵犀的金毛狮王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1章 冬至大朝的火焰,大宋: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,心有灵犀的金毛狮王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\"桓儿...\" 赵佶抓住太子的手,力气大得惊人,\"当年... 烛火... 是朕...\"
\"儿臣知道。\" 赵桓轻声道,\"但现在更重要的是,\" 他指向殿外,\"大宋需要一场变革。\"
当赵佶在李纲搀扶下勉强起身时,文德殿的铜漏恰好滴完最后一滴水。赵桓解下腰间的六分仪,放在龙案上:\"这是沈棠改良的 ' 观星仪 ',能精准测算纬度。即日起,大宋的商船将航向更远的海域,而那些想窃取我们技术的人...\" 他看向耶律大石,\"会发现自己仿制的火器,永远比我们慢上十年。\"
耶律大石忽然发出低沉的笑声:\"赵桓,你以为技术能永远保密?\"
\"不是保密。\" 太子拿起观星仪,阳光穿过齿轮在地面投下复杂的光影,\"是用技术迭代碾压。当你们还在研究火龙车时,我们的战船已装上了新型火炮;当你们学会冶铁,我们的水力锻铁机已能造出精钢。\" 他的声音里带着怜悯,\"这,就是专利战争的真谛 —— 永远让对手活在你的阴影里。\"
沈棠望着殿外飘扬的折家军旗,想起军器监里尚未完成的航海钟。她忽然明白,太子烧掉专利文书的真正用意 —— 不是放弃垄断,而是用更庞大的技术生态链,将对手彻底困死在追赶的循环里。
\"带耶律大人去驿馆休息。\" 赵桓挥挥手,\"记得给他看最新的《火器改良日志》,就说... 是孤送他的冬至礼。\"
当辽国使者被押解出去时,殿内只剩下革新派官员。赵桓走向沈棠,从袖中取出个锦盒:\"这是母后的遗物。\"
打开盒盖,里面是支银簪,簪头刻着朵栩栩如生的木芙蓉 —— 与李晚照的刺青一模一样。\"她当年也是尚工院的匠人。\" 太子轻声道,\"这支簪子,是她用第一份专利酬金打造的。\"
沈棠的指尖抚过簪身,忽然发现内侧刻着细小的齿轮纹路。李晚照不知何时来到她身后,眼中泛起泪光:\"原来... 娘娘真的还记得...\"
\"她一直记得。\" 赵桓望向郑皇后的画像,\"所以孤要让尚工院的旗帜,永远在大宋的天空下飘扬。\"
殿外,冬至的太阳已升至中天。沈棠将银簪别在发间,齿轮纹路恰好映着阳光。她知道,这不仅是一支簪子,更是一个时代的开端 —— 一个匠人不再卑微,技术照亮家国的时代。
\"沈主簿。\" 赵桓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,\"尚工院的第一份航海专利,就交给你了。\" 他递来一卷羊皮纸,封面上盖着新刻的 \"尚工院之印\",\"目标:印度洋。\"
接过文书时,沈棠触到他掌心的薄茧 —— 那是常年握笔绘图留下的痕迹。她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 \"匠人掌纹\",据说每个匠人的掌心都有独特的纹路,那是与天地万物对话的密码。
\"臣领命。\" 她单膝跪地,银簪上的木芙蓉在阳光下绽放,\"愿为大宋,开万里航路。\"
赵桓伸手扶起她,指尖在她耳边轻语:\"记住,真正的专利,不是锁在柜子里的文书,而是刻在每个匠人骨血里的创新之火。\"
文德殿外,禁军正在更换新的旗帜。朱红底色上,金色齿轮与利剑交织的图案在风中猎猎作响。沈棠望着这面尚工院的院旗,忽然明白,这场用技术改写历史的战争,才刚刚开始 —— 而他们,将是书写新篇章的人。
冬至的阳光洒在六分仪上,折射出七彩光芒。赵桓望向殿外辽阔的汴京,嘴角扬起一丝笑意。他知道,当匠人不再被视为 \"奇技淫巧\",当技术成为强国之本,这个积弱已久的王朝,终将在专利与革新的双轮驱动下,重新驶向属于它的盛世。
而他,赵桓,将作为这一切的设计者,看着自己用技术编织的巨网,网住整个天下 —— 不是以暴君之名,而是以匠人之魂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