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防患于未然
日月兴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32章 防患于未然,我李承乾,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,日月兴明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闻听张亮之言,李承乾心中一惊。急忙道:“走,随本王上堤坝看看。”
说完疾步向堤坝走去,窦英、李龙象等人连忙跟上。
李承乾走上堤坝,在黑夜中巡视。伸手触碰了一下修建堤坝所用的材料,发现全是用沙袋垒成。
天空劈下一道闪电,李承乾借着电光一看,堤坝长半里,高九丈。宽度却只有六丈,顶宽不过一丈,如此豆腐渣工程,根本防不住山洪。
好在如今水位不高,浑浊的河水只到堤坝一半。
这时崔楠寻了过来,躬身禀报:“禀秦王,我军斩首三千,敌军两万五千余人投降。”
李承乾点了点头,接着下令:“你带三千人,监督俘虏连夜加固河堤。”
“喏。”崔楠领命而去。
李承乾接着着下令:“李三,你去博陵传令,命裴行俭调二十万博陵军民前来行唐县,在下游勘测地形,再修一座堤坝防洪。”
“喏。”
“李龙象你领大军在上游高地扎营。”
“遵命。”
-----------
大雨彻夜不停,天明之时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。
下午未时,裴行俭带着二十万军民前来。于下游三里处找了一处狭窄的河道修筑第二道堤坝。
来人多是博陵郡土生土长之人,知道一旦山洪爆发,下游的博陵都会被淹没。根本不用李承乾派人监督,都卖了死力的抢修堤坝。
大雨连下三日,泒水河水位暴涨两丈。而第二道堤坝工程的进度还不到三分之一。
李承乾见此,急忙命人准备‘埽捆’。这是后世宋代发明的抢修河堤之法,把树枝、芦苇捆成圆柱,内填碎石黏土,再用绳索固定。比沙袋牢固十倍。又命人准备木桩、石头等防洪材料,以防万一。
第四日,凌晨。
昨夜雨势加大,瓢泼大雨如天河倾覆。
崔楠跪在泒水河第一堤坝上,戎装早已被泥浆染成土黄色。他颤抖着将一根刻有水位标记的木桩插入裂缝,转眼间便被湍急的浊流吞没。“水位半个时辰内又涨了七寸...“他喃喃道,嗓子哑得像是被砂石磨过。
“报——南段堤基出现管涌!”浑身湿透的亲卫跌跌撞撞跑来。
崔楠闻报,正心惊时。上游一阵轰鸣,浑浊的洪水夹杂着树木、房屋、人与动物的浮尸撞向堤坝,掀起的浪头足有三丈之高。
堤坝随之一阵颤抖!!!众人惊恐地看到,上游冲来的房梁像攻城槌般撞向堤体,夯土层瞬间裂开蛛网般的纹路。
“完了........”崔楠双腿一软,一屁股跌坐在泥泞的地上。“侯君集、张亮,你们罪该万死!!”
就在这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穿透雨幕,李承乾在李龙象与龙鳞卫等几十骑的拱卫下,策马而来。
“殿下快走!!”崔楠扑跪在地,“大坝随时可能决堤,你是大唐储君,我等庶民的希望,不能处于如此险地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