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7章 扶桑京都的妄想
西周牧龙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17章 扶桑京都的妄想,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,西周牧龙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重重叠叠的唐破风、千鸟破风屋顶下,是深邃幽暗的走廊和拉门紧闭的房间。
御所守卫森严,身着沉重具足、手持朱枪的武士矗立在各个门禁要道,扫视着任何靠近的人。
在御所内一处主殿内,一场小型的御前评议正在进行。
殿内光线并不明亮,地面铺着光滑的叠席榻榻米,扶桑天皇承和身着黄栌染御袍,头戴立缨冠,端坐于御帐台上的御椅中。
这位天皇年约四十许,面容苍白清癯,眉眼细长,嘴唇很薄,眼神有些飘忽,维持着一种象征性的威严。
真正掌握着话语权的,是跪坐在殿下两侧的几位公卿大臣。
左首第一位,是关白藤原库之助,年过五旬,保养得宜,面皮白净,留着精心修剪的短髭,身穿繁复的紫色直衣和指贯,头戴乌帽。
做为藤原氏北家的家主,通过将女儿送入天皇后宫,把持朝政多年,权倾朝野。
右首第一位,是大纳言源赖光,年纪与藤原相仿,面容方正,眼神锐利,留着络腮胡,穿着深绿色袍服,透着一股武家出身的硬朗气息。
下首还有几位中纳言、参议等,平正盛、橘仲任等,皆身着相应品级的朝服,神情恭谨,眼神却在藤原和源赖光之间游移,察言观色。
殿中央摆放的几个打开的精美锦盒,散发出珠光宝气——硕大圆润的东珠、形态奇异的红珊瑚、温润无瑕的玉雕佛像、还有那金灿灿晃人眼的一锭锭马蹄金!
这些从大楚泉州掠来的奇珍异宝,在略显昏暗的殿内熠熠生辉,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锦盒旁边几个稍小的的盒子里,是平野信玄、鬼岛津义、陈阿大三人的头颅。
伊藤宁次的请罪奏折,就摆在天皇的御案上。
“陛下,诸公,”藤原库之助缓缓开口,目光扫过那些珍宝,眼中闪过一丝满意,“伊藤宁次的贡品,足见其忠心。平野信玄等人丧师辱国,致使登陆大楚、建立根基之大好良机毁于一旦,确属罪无可赦!伊藤能当机立断,令其切腹谢罪,并将首级与贡品献上,也算知进退,懂规矩。”
源赖光冷哼一声“藤原公此言差矣!十几万之众,一朝覆灭,这岂是平野一人之过?伊藤宁次难道就毫无责任?他送来这些东西,不过是怕朝廷降罪罢了。”
“大楚陆战之强,火器之利,实非轻易可图之国!臣以为,不得再轻易招惹大楚,以免引来灭顶之灾!”
“源大人太过谨慎了!”一位依附藤原家的参议立刻反驳“大楚富庶,这些珍宝不过是从其沿海一隅所得,若能得其全境…我扶桑何愁不兴?”
“至于大楚水师?呵呵,伊藤将军的奏折里说得很清楚,早已在海上被我方歼灭,如今大楚沿海,如同不设防之宝库,伊藤将军所献‘疲敌扰边’之策,实乃妙计,耗费极少,却能令大楚疲于奔命,国力日衰!”
“待其虚弱,我等联合高丽、草原、南诏等共击之时,便是大楚倾覆之日!此时退缩,岂不可惜?”
“不错!”另一位大臣附和道。
“陛下,诸公,想想看,大楚的丝绸、瓷器、茶叶、金银、还有那如云的美女…取之不尽啊!伊藤将军所为,此乃以小博大,一本万利!且有大洋阻隔,大楚再强,又能奈我何?难道还能飞渡重洋不成?哈哈哈!”
殿内陷入争论。
藤原一派极力鼓吹大楚的富庶和伊藤策略的高明与安全,强调大洋是天堑,大楚无力跨海报复。
源赖光则坚持认为风险太大,大楚实力太强,不宜再过度刺激。
其他大臣则被眼前的珍宝晃花了眼,内心倾向于藤原的意见。
承和天皇的目光在珍宝和那几颗头颅之间游移,内心涌起对大楚富庶的无限向往和贪婪,又被那头颅的惨状和奏折中描述的楚军火器威力所震慑。
最终,对财富的渴望和藤原描绘的安全前景占了上风,承和天皇清了清嗓子,做出圣裁:
“诸卿所言皆有道理,然藤原公与诸卿所言,亦是为我扶桑国运计,伊藤宁次虽有小挫,然忠心可嘉,其疲敌之策亦不失为良谋。”
“传朕旨意:嘉勉伊藤宁次忠心体国,令其谨守蛇岛,依策行事,继续袭扰大楚沿海,所获财物,当按时进献御所。”
“至于联合高丽、草原、西南诸国、西域诸部之事,由藤原关白全权负责,暗中联络,伺机而动!”
“陛下圣明!”
藤原一派立刻高声赞颂,脸上露出得逞的笑容。
源赖光眉头紧锁,无法再反驳,只得低头领命:“…遵旨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