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1章 朝议
西周牧龙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81章 朝议,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,西周牧龙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寅时刚过,沉重的宫门次第洞开,青石御道两旁,禁军甲胄森然,长戟如林。
在太监的引领下,聚集在宫门口的大臣官员,皇亲勋贵,排成几列长长的队伍,鱼贯而入。
乾元殿,紫檀御案后,建武帝面沉如水,眼底是深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怒。
下方,文武百官依品阶肃立,朱紫满堂,却无半分往日的雍容气度,人人脸上都刻着忧虑、恐惧或焦躁。
大殿之中回响着一声声悲怆的哭嚎。
一名从泉州侥幸逃出的低级官吏,衣衫褴褛,满面血污,匍匐在冰冷的地砖上,声音嘶哑。
“陛下!泉州……泉州没了啊!倭寇如蝗虫过境,见人就杀,见屋就烧!城内尸积如山,血流漂杵!李知府率阖城军民死战不退,力竭殉国!守备张将军身中数十箭,犹自挥刀……城破之时,无一人降!无一人逃啊!陛下——!”
额头重重磕在地上,发出沉闷的响声,泣不成声。
“臣本想死战,李知府让臣务必把泉州城破的消息禀报陛下,望朝廷早日派出大军,清剿倭寇,为泉州的官兵百姓报仇雪恨,陛下!”
“爱卿受苦了,且下去好好休息,朕定会剿灭倭寇,为我死难的大楚子民讨回公道。”
旁边的太监将哭诉的官吏带了下去。
“啪!”建武帝狠狠的拍了一下御座的扶手。
“台州连信使都没有逃出,倭寇如此猖獗,不予以剿灭,实难平朕心头之怒,诸位爱卿,可有良策?”
下面的文武百官互相看看,俱都眉头紧锁,思索对策。
“臣有本奏!”众臣一看,却是那御史台副都御史王崇明。
王御史年过花甲,须发花白,巍巍颤颤走到中间“陛下!臣以为,倭寇凶悍,海疆万里,防不胜防。与其劳师糜饷,徒耗国力,不如……不如怀柔为上!可遣使严词斥责其国主,责令其约束部属,归还所掠。同时,沿海州府坚壁清野,百姓内迁,避其锋芒。待其抢掠无所得,自然退去。我大楚天威浩荡,以德服人,方为上策!”
没想到,还有一些文官纷纷躬身附议。
“王御史此言差矣!” 礼部尚书钱益清出列,捋着山羊胡,慢条斯理地补充。
“倭寇所求,无非财帛女子。陛下,依老臣之见,或可仿效前朝,允其于指定港口‘勘合贸易’,许以薄利。再晓谕沿海小民,莫要轻易出海,断了倭寇耳目。此乃釜底抽薪,化干戈为玉帛之策。贸然兴兵,恐激起彼等更大凶性,且耗费巨大,动摇国本啊!”
方南在后面听的只摇头,这都打到家里了,还想着以德服人,真是腐儒。
“放屁!” 一声炸雷般的怒吼响彻大殿。
镇国公须发戟张,双目赤红,一步踏出班列,指着王崇明和钱益清“怀柔?勘合贸易?你们两个腐儒,读圣贤书,读得脑子都坏了不成?!台州、泉州数万军民的血还未干!那是活生生的人命!不是你们口中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!倭寇屠我城池,掠我子民,此乃不共戴天之仇!以德服人?那是对人!对这等豺狼,唯有刀剑,唯有鲜血!”
镇国公猛地转身,面向皇帝,单膝轰然跪下“陛下!臣请旨!即刻发兵!征调北军精锐,开赴沿海!以血还血,以牙还牙!将倭寇尽数诛灭于海疆!”
“臣附议镇国公!”
“臣附议!”
如同连锁反应,以镇国公府为首的一大批武将勋贵齐齐出列,跪倒一片。
“荒谬!” 王崇明气得脸色发白,指着武将们,“北军乃国之柱石,专为防备草原蛮族!岂能轻动?若蛮族趁虚而入,直捣黄龙,谁担得起这泼天干系?!沿海糜烂尚可收拾,若北境有失,社稷倾覆只在旦夕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