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8章 矮秆基因的曙光
微笑小油菜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98章 矮秆基因的曙光,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,微笑小油菜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连续七天,试验站灯火通明。
\"太好了!成了!\"冯知微突然从培养箱前跳起来,\"幼胚萌发了!\"
众人围拢过来,只见培养皿里一株嫩绿的幼苗正舒展叶片。方稷立即在记录本上画下标记:\"这是杂交F0代,命名为'丹江1号'。\"
铁柱挠着头问:\"方老师,这矮秆真能传给下一代?\"
\"理论上是的...\"方稷话没说完,苏丹突然冲进来:\"岗坡村的对照田出苗了!\"
为了验证抗倒伏性,特意和农科院申请了去海南立刻实验一季,周部长直接就批了,到三亚后由郑怀山他们接待。
三亚的烈日炙烤着试验田,方稷和铁柱刚下火车就被热浪扑了个满怀。
远处,一个戴着草帽的老者健步如飞地迎上来,身后跟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。郑怀山先是一愣,随即张开双臂:\"小方?!\"他一把抱住方稷,手掌拍得咚咚响,\"好小子!周部长只说派专家来,没想到是你!\"郑怀山一把抓住方稷的手,声音激动得发颤,他布满老人斑的手掌像树根般粗糙有力,完全看不出当年病弱的样子。
旁边的年轻人接过行李,腼腆地笑着:\"方稷真是好久都没见了。\"
铁柱正忙着搬种子箱,突然听到郑怀山一声惊呼:\"这后生...莫不是张地马家的娃?\"
铁柱茫然抬头,郑怀山已经冲过来,粗糙的手掌捧住他的脸左看右看:\"这眉眼,这身板,活脱脱是你爹年轻时的模样!\"老人的眼眶突然红了,\"你爹...他身子骨还好?\"
\"俺爹硬朗着呢!\"铁柱憨厚地笑着,\"就是总念叨三亚的椰子饭...\"
郑国栋接过行李,笑着解释:\"我爸听说你们要来,连夜收拾出两间宿舍。\"
晚饭时,郑家的竹棚里飘着椰香。郑怀山亲自下厨做的文昌鸡,金黄的鸡油浮在汤面上。
\"当年要不是你爹,我早埋骨东北了。\"郑怀山给铁柱夹了个大鸡腿,\"那会儿我肺病严重,你爹用你们东北民间的方子,硬是把我从阎王殿拽回来...\"
铁柱听得入神,碗里的饭都忘了扒:\"俺爹从没说过这些...\"
\"你爹那人啊...\"郑怀山望向窗外的棕榈树,\"后来陪我来三亚育种,天天给我熬药,自己却中了暑...\"
试验田里已经立起了\"丹江1号\"的标牌。郑国栋蹲在地头,正在调试滴灌设备:\"方稷等长出来,咱这有台风模拟装置,要不要试试?\"
方稷点头,肯定是要实验的,就是看看他的实际抗倒伏的能力。
一个多月飞逝,方稷和铁柱天天记录着丹江一号的信息。
郑国栋蹲在田埂上,正用扳手拧紧最后一根滴灌管的接口。他抬头擦了把汗,朝正在测量株高的方稷喊道:\"设备都调试好了,随时可以开始台风模拟测试!\"
方稷放下卷尺,快步走了过来。
他蹲下身,轻轻抚摸着\"丹江1号\"那粗壮的茎秆,麦苗才刚抽穗,但已经能看出与普通品种的明显差异,株高仅有常规小麦的三分之二,茎秆却粗壮得像小拇指。
\"这密度...\"方稷用指甲掐了掐麦秆,感受到惊人的韧性,\"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。\"
铁柱拎着记录本凑过来,黝黑的脸上写满期待:\"方老师,要不现在就试试?俺还没见过这'人造台风'哩!\"
郑国栋笑着拍了拍身旁的铁架子:\"这可是我爸的得意之作。\"他指着架子上那台改装过的航空发动机,\"用米格战斗机的备用引擎改的,风速能到12级!\"
众人退到安全线外,郑国栋拉下了电闸。
\"轰——\"发动机的咆哮瞬间打破了田野的宁静,狂暴的气流卷起沙尘,试验田上方的空气都变得扭曲起来。
\"8级风!\"郑国栋盯着风速仪大喊。
田里的普通麦苗已经开始剧烈摇摆,细长的茎秆弯成了弓形。而\"丹江1号\"依然挺立,只是叶片在狂风中猎猎作响。
\"10级!\"
\"咔嚓\"一声,一株小麦拦腰折断。铁柱心疼地直咧嘴,手里的铅笔都快捏断了,他现在很紧张。
身下的小麦虽然也被吹得东倒西歪,但那粗短的茎秆就像一根根小钢柱,始终没有一株倒下。最令人惊叹的是,当郑国栋关掉风机后,这些矮秆小麦竟然慢慢恢复了直立状态!
\"自我修复能力!\"冯知微惊呼着冲进田里,小心地检查麦秆,\"你们看,茎秆内部的维管束居然没有受损!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