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李涌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穹窿仙草记:仙踪芎影(上卷),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,作者李涌辉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周鹤年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只见峭壁中间的一个岩洞里,长着一片奇异的草。叶片像芹菜,却比芹菜叶更厚实,边缘带着锯齿,颜色是深绿中透着点紫;茎秆笔直,一节一节往上长,像极了缩小的竹子;最特别的是它的根,藏在湿润的泥土里,只露出一小截,圆滚滚的,带着细密的纹路,凑近了闻,一股辛香直冲脑门,像是花椒混着薄荷,又带着点当归的醇厚,闻着就让人头脑清醒了几分。

“这草,吸了穹窿的清气,又得了山石的燥气,辛香能破雾,温热能化湿,正好能治这雾里的头痛。”张果老捋着胡须,眼睛发亮,“只是长在这峭壁上,凡夫俗子够不着,难怪藏了这么久。”

周鹤年看着那岩洞,离地面足有几十丈,岩壁光滑,根本无处落脚,急得直搓手:“仙长,这可怎么采啊?”

张果老笑了,把竹杖往悬崖上一抛,那竹杖竟像长了眼睛似的,稳稳插在岩洞旁边的石缝里,化作一道青藤,蜿蜒垂到地面。“去吧,小心些,别伤了它的根须。”

周鹤年哪敢怠慢,抓住青藤,一步步往上爬。越靠近岩洞,那股辛香就越浓烈,爬到洞口时,他只觉得连日来因焦虑引起的头胀都消散了,头脑从未如此清明。他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子把草连根挖起,每一株都带着完整的根须,根块圆如拳头,断面是黄白色的,隐隐能看见细密的纹路。

刚把草药装进竹篓,忽听山下传来呼救声。原来是镇上的孩童小石头,头痛得厉害,被家人背着上山求医,此刻正躺在地上打滚,小脸憋得通红,嘴唇发紫。张果老走过去,从周鹤年的篓里取出一株刚挖的草,掐下一小块根,用手搓碎,又从酒葫芦里倒出点酒,调成糊状,往小石头嘴里一抹。

不过片刻功夫,小石头的哭声就小了。他咂咂嘴,睁开眼睛,迷茫地说:“爷爷,头不疼了……好像有股热气从脖子往头上跑,把那些扎人的小刺都赶跑了!”

周鹤年又惊又喜,看着手里的草药,像是捧着稀世珍宝。张果老却蹲下身,抚摸着那片刚被采过的草地,轻声道:“草木有灵,采了它,得给它留点种子,让它再长出来。”说着,他从怀里掏出一把粉末,撒在挖过的地方,又用竹杖往地上一点,只见那泥土竟自己合拢了,像是从未被翻动过。

第四卷:辛香通窍 初显神威

张果老在灌口镇住了下来,就住在“回春堂”后院的柴房里,白日里教周鹤年辨识那草药的药性,夜里就倒坐在驴背上,在镇上转圈圈,嘴里念念有词,像是在驱散雾里的浊气。

他教周鹤年:“这草性温,味辛,辛能散,温能通,最擅长往高处走,人的头在最上面,像天一样,所以它专能治头窍里的毛病。”他拿起一株草药,指着根块说:“你看它的根,长得盘根错节,像不像人脑子里的血管?它能把堵塞的气血通开,让清气上去,浊气下来,这就叫‘升清降浊’。”

周鹤年听得入迷,又问:“仙长,这草该叫什么名字?”

张果老望向青城山,云雾正从山巅缓缓升起,像极了天空的帷幕。“它得穹窿清气而生,能上达头顶,就叫‘芎’吧;又生在这蜀川之地,合称‘川芎’,如何?”

“川芎……”周鹤年默念着,觉得这名字既雅致又贴切,仿佛天生就该属于这味药草。

次日,周鹤年就用川芎配了方子。他取川芎三钱,白芷二钱,防风二钱,荆芥一钱,加了点茶叶,煎汤给王掌柜喝下。王掌柜喝药时,嫌那辛香味冲,皱着眉头,可药汤刚下肚,就觉得额头冒出细汗,原本紧绷的太阳穴渐渐松快了,他拍着桌子说:“周大夫,神了!头不晕了,算账都清楚了!”

刘三嫂也来了,她头痛虽轻些,却总觉得脑子像被水泡着,昏昏沉沉。张果老让周鹤年在方子里加了点茯苓、白术,说:“她这是湿浊太重,川芎能通,还得加点健脾的药,把湿浊从底下排出去,上下都通了,病才好得彻底。”刘三嫂喝了两剂,果然觉得身子轻快了,不仅头不疼了,连胃口都好了起来,能吃下两大碗米饭。

镇上的病人越来越少,那些被头痛折磨得形容枯槁的人,喝了川芎汤,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杆。有人说,是张果老的仙法厉害;有人说,是这川芎草本身就带着仙气;还有人说,夜里看见张果老倒坐在驴背上,把川芎的香气吹遍了整个镇子,雾里的浊气都被冲散了。

一日午后,张果老把周鹤年叫到跟前,指着院里晒着的川芎说:“这药虽好,却也不能乱用。若是风热引起的头痛,得配点菊花、薄荷,不然它的温性会让人上火;若是血虚引起的头痛,得加点当归、熟地,不然它的辛散会耗了气血。药无好坏,用得对了才是灵丹。”

周鹤年一一记下,还在药书的空白处画下川芎的样子,写下“辛温,归肝、胆、心包经,能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”。他知道,这味药草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
几日后的清晨,周鹤年去柴房找张果老,却发现屋里空荡荡的,只有那只小毛驴在院里吃草,地上留着一张字条,是用竹杖蘸着露水写的:“穹窿有灵草,蜀地自生长。辛香通九窍,济世万年长。”

周鹤年捧着字条,望着青城山的方向,只见云雾散尽,阳光洒在镇口的老槐树上,一切都亮堂了起来。他知道,仙长走了,但他留下的这味川芎,会在蜀地扎下根,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。而关于张果老与川芎的故事,也会像青城山的云雾一样,在百姓的口耳间,久久流传。

(上卷完)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穿书种田: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

青枫l

剑走偏锋的大明

郁雨竹

在恋综当老六?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

肉包打狗

影视:从我的体育老师开始

暴风后的大海

抗战:我有个军火库

唐风汉月

离婚后,闺蜜的首长大哥逼我改嫁

叶梨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