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李涌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《迷魂苓语》 下卷,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,作者李涌辉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《迷魂苓语》

下卷

五、苓芽破土 往事渐显

老马把从迷魂阵带出来的猪苓种在院子里的那年,秦岭的雨水格外匀。春末的雨丝像筛过的银线,缠在窗棂上,也缠在新翻的泥土里。他特意选了院角那片最阴湿的地,用腐叶和松针拌了土,又从黑风口挑了泉水来浇,像伺候自家娃娃般精心。

二柱子来过几次,每次都蹲在苗圃前发呆。那孩子自打出了迷魂阵,就落下个毛病,见了浓雾就发抖,却总爱打听阵里的事。\"马伯,您说那红军遗骸旁的地图,到底想画啥?\"他扒拉着土里的碎草,\"还有那野猪,它真的是山神变的?\"

老马手里的锄头顿了顿,土块落在苓苗上,惊起两只跳虫。\"山神不山神的,不重要。\"他指了指土里冒出的紫红芽尖,\"重要的是这东西——你看它芽尖带红,是吸了阵里的气脉。\"

这话没说错。入夏后,那些猪苓长得格外疯,菌核圆滚滚的,外皮竟真的透出淡淡的红纹,像极了迷魂阵里的血苓。更奇的是,苗圃周围总围着些松鼠、野兔,连山里的锦鸡都敢落在篱笆上,歪着头看苓苗——它们像是知道这东西金贵,连片叶子都不碰。

这天,县上的药铺掌柜王善堂来了。此人穿绸戴缎,手里把玩着个玉扳指,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\"药痴\",尤其稀罕奇特药材。\"老马,听说你从迷魂阵带了好东西回来?\"他眯着眼打量苗圃,\"我可是备了厚礼——二十两银子,再加两匹杭绸,够你养老了。\"

老马直起腰,锄头往地上一拄:\"王掌柜,这不是银子的事。\"他指着红纹苓,\"这东西有灵性,认主。\"

王善堂嗤笑一声:\"什么灵性不灵性的,药材就是药材。我听说那迷魂阵里有'血苓',能治百病,你这苗,怕是血苓的种吧?\"他凑近了些,呼吸里带着股膏药味,\"实不相瞒,我爹得了臌胀病,京城的御医都没辙,就盼着这血苓救命。\"

老马心里一动。臌胀病,他爹当年就是这么没的。可想起迷魂阵里的王老汉他们,想起那些黑影,他又摇了摇头:\"王掌柜,那阵里的东西,带不出来的。强行要,会遭报应。\"

王善堂眼里的光暗了暗,没再纠缠,只留下句\"你再想想\",悻悻地走了。他走后,二柱子从篱笆后钻出来,脸憋得通红:\"马伯,咱真不救?\"

老马摸了摸红纹苓的叶片,上面还挂着雨珠:\"救,得用对法子。\"他转身进了屋,从炕洞里摸出个油布包,里面是那本从红军遗骸旁捡来的识字课本。这些日子,他总对着那没画完的地图发呆,越看越觉得箭头不是指向阵外,而是指向阵里的某个地方——像座山洞。

\"二柱子,你还记得那野猪待的山洞不?\"老马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墨点,\"我猜,这里有答案。\"

二柱子打了个哆嗦:\"马伯,您还想进去?\"

\"不进去,\"老马的手指在地图上敲了敲,\"但可以等。\"他想起那野猪推过来的血苓,想起干粮袋里多出的猪苓,\"那灵豕,懂人心。咱给它留些东西,或许它能把消息带进去。\"

当天夜里,老马和二柱子往迷魂阵口放了个竹篮,里面是新蒸的玉米饼,还有些山里的野果。篮子旁压着张纸条,是老马托教书先生写的:\"求灵豕赐药,救人性命,绝不贪多。\"

第二天一早,篮子空了,饼和果子都没了,只在篮底留下颗红纹苓,比老马种的那颗大些,断面的红纹像团跳动的火苗。

六、灵豕传讯 红苓医劫

红纹苓治好了王善堂爹的病,这事像长了翅膀,飞遍了秦岭南北。有人说老马会法术,能通山神;有人说那红纹苓是红军的血变的,带着英魂的气;还有人揣着金银珠宝来求药,把老马的门槛都快踏破了。

老马只给真正病重的人用药,每次只用指甲盖那么大一点,配伍着普通猪苓、茯苓,效果竟比单用红纹苓还好。\"这叫'七情'里的'相使',\"他跟二柱子解释,\"红纹苓是将,普通苓是兵,合在一起才有力气。\"

可麻烦也跟着来了。王善堂不知从哪找了个\"向导\",据说是当年给徐向前部队带过路的老猎户,非要组队进迷魂阵采血苓。\"老马,你不告诉我法子,我自己找!\"他带着十几个壮汉,扛着锄头、绳索,在阵口搭起了帐篷,一副不挖到血苓不罢休的架势。

老马劝了几次,王善堂根本不听,还放话说要烧了迷魂阵的瘴雾。\"马伯,咱管不管?\"二柱子急得直搓手。

老马望着阵口那片翻滚的瘴雾,心里沉甸甸的:\"管不了,也得管。\"他知道,那瘴雾是迷魂阵的\"气\",烧了雾,里面的一切都活不成了——红军遗骸、灵豕、血苓,还有那些没出来的药农的魂。

夜里,他又往阵口放了竹篮,这次里面没放吃的,只放了那本红军识字课本,还有他画的一张图:一个人举着火把,旁边画着个叉。

天亮时,篮子里的课本没了,多了块巴掌大的血苓,断面的红纹里,竟嵌着片干枯的红军领章,黄布底子,红星已经发黑。

\"这是......\"二柱子看不懂。

老马却懂了。灵豕在说:血苓可以给,但不能坏了规矩,不能忘了那些牺牲的人。

他拿着血苓去找王善堂,正撞见他们要往阵里扔火把。\"住手!\"老马大喝一声,举起血苓,\"这是灵豕赐的药,够救你爹了!再闹,连这药都没用了!\"

王善堂看着血苓上的领章,愣住了。他爹年轻时也是兵,参加过北伐,对红军有种说不清的敬意。\"这......真是灵豕给的?\"

\"是,也是那些红军英魂给的。\"老马把血苓递过去,\"记住,这药是救命的,不是发财的。用完了,给迷魂阵立块碑,记着里面的人。\"

王善堂接过血苓,手竟有些抖。他挥了挥手,让壮汉们撤了,对着迷魂阵的方向磕了三个头:\"我知道了。\"

血苓送到王善堂爹嘴边时,老头已经快没气了。可药汤刚喂进去,他忽然睁开眼,说了句\"红军......来了\",然后\"哇\"地吐出一大口黑水,肚子竟肉眼可见地瘪了下去。三剂药喝完,老头能下地走路了,见人就说:\"是红军救了我,是红军......\"

这事传开后,再没人敢打迷魂阵的主意。王善堂真的在阵口立了块碑,上面刻着\"英魂安息\"四个大字,还刻了串猪苓的图案,红纹缠绕,像条血脉。

老马的红纹苓长得越来越旺,他把成熟的菌核分给周边的郎中,教他们配伍:\"红纹苓性烈,得配甘草缓之;治水肿,加白术健脾;治黄疸,加茵陈清热。\"他还在药圃旁盖了间小茅屋,门口挂着块匾,写着\"苓心堂\"——跟当年清溪村的药堂一个名。

有天夜里,二柱子看见迷魂阵的瘴雾里,有个黑影站在碑前,像头野猪,又像个穿军装的人,对着\"苓心堂\"的方向拱了拱,然后慢慢走进雾里,没了踪影。

\"马伯,那是灵豕吗?\"他问。

老马望着雾里的红光,像是血苓在发光:\"是,也不是。\"他知道,那是红军的魂,是灵豕的影,是这片山的守护。他们没走,就在这阵里,守着血苓,守着规矩,守着人与自然的那份默契。

七、年光流转 阵语传承

一晃十年,老马的背更驼了,头发白得像阵口的雾。二柱子成了\"苓心堂\"的掌柜,不仅会种红纹苓,还能根据五运六气调方子:\"今年木运太过,肝火旺,红纹苓得配菊花;明年水运不及,燥气盛,得配麦冬。\"

迷魂阵的瘴雾依旧浓,但不再让人害怕。附近的山民都说,那雾是活的,好人进去能看见路,坏人进去绕不出圈。有人在阵口捡到过血苓,不多,就一两颗,刚好够治家里的病人;也有人丢过东西,第二天准能在碑前找到,上面还沾着点猪苓的土。

老马常坐在碑前,给路过的孩子们讲红军的故事,讲灵豕护苓的传说。\"当年那些兵,饿肚子还想着救老百姓,\"他摸着碑上的猪苓图案,\"这红纹,是他们的血变的,得好好敬着。\"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穿书种田: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

青枫l

剑走偏锋的大明

郁雨竹

在恋综当老六?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

肉包打狗

影视:从我的体育老师开始

暴风后的大海

抗战:我有个军火库

唐风汉月

离婚后,闺蜜的首长大哥逼我改嫁

叶梨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