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紫霞坠崖记:金钗仙草济世缘》下卷
作者李涌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《紫霞坠崖记:金钗仙草济世缘》下卷,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,作者李涌辉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李忠依父训,在紫霞崖周边推广石斛种植,教农户“仿野生栽培”:将石斛绑于青冈树枝(仿其附木而生之性),每株间距三尺(顺其生长之气),春施草木灰(助其茎壮),秋浇淘米水(助其津足)。此法比纯野生采摘产量高三成,且药性不减,被《保山县志》收录,称“紫皮石斛,始于紫霞崖,今遍植山乡,为民生计”。
一日,李忠在紫霞崖采药,见一老妪拄杖而来,形容枯槁,咳喘不止,自称“从远方来,闻此地有仙草能治肺疾”。李忠以鲜石斛捣汁,加蜂蜜调服,老妪饮后,咳喘立止,容光焕发,竟化作一道紫烟,融入崖上石斛花丛,只留声音回荡:“吾本紫菀,感尔等世代护持仙草,今已尘缘尽了。此草性凉,味甘苦,归肺胃经,能滋阴润燥,济世之功,将随尔等笔墨永续。”
李忠跪拜良久,方知仙子一直以草木之形守护此方水土。此后,紫霞崖的石斛花开得更盛,每逢清明,花瓣上必凝露珠,村民称“仙子泪”,采之泡茶,能治春燥咳嗽。
结语
紫皮石斛自紫菀仙子传入凡间,经李氏三代实践,从崖壁野生到仿野生栽培,从单味药用至七情配伍,从口传经验到方志记载,终成滇南名药。其历程恰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“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。”草木有灵,应天时则茂;医者有道,顺药性则效。
赞诗
紫霞坠崖化仙草,
润肺滋胃解民痨。
春生夏长循天道,
四气五味合阴阳。
七情配伍藏玄机,
口传心授胜典章。
莫道凡间无仙迹,
一茎石斛续华章。
尾章
后世医家论及紫皮石斛,必提保山紫霞崖。其药用价值被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《中国药典》相继收录,然那些未入典的民间实践——清明采鲜品治春燥、霜降制干品治冬咳、与土茯苓配治湿热——仍在滇南田野间流传,恰如紫菀仙子的嘱托:“草木济世,不在书册,而在人心与天地相通。”
这株从神话中走来的仙草,终以“实践先于文献”的轨迹,印证了中国传统医学“源于生活,高于生活”的智慧:所谓“天人合一”,不过是草木顺应四时,医者顺应草木,人与天地共呼吸而已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