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李涌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《清溪桥草·阴阳引路记》上卷,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,作者李涌辉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暮色像墨汁一样,慢慢晕染了清溪村的白墙黑瓦。王阿婆捧着“头桥草”往家赶,雾气里,隐约能听见河道里传来“哗啦哗啦”的水声,像是有人在拨水,又像是藤蔓摩擦的声响。她想起桥婆的话,赶紧念叨:“桥草引路,祖宗回家,别在河里徘徊了……”

回到家,她按照桥婆的吩咐,将葎草倒挂在门框上,藤蔓垂到青石板地上,像一道绿色的帘幕。又小心翼翼地将叶片上的露珠挤进一个白瓷碗,碗里的水泛着细碎的光,看着就和普通的露水不一样。

小宝还在炕上哼哼,王阿婆端着碗走过去,用棉签蘸了点“阴阳水”,轻轻擦在他的尿道口。小宝起初有点怕,说“凉”,擦着擦着,忽然说:“阿婆,肚子里好像不那么胀了。”王阿婆赶紧让他喝了一小口,又在他耳边连念三遍:“桥草引路,祖宗回家,阴湿散去,阳和自来。”

说也奇怪,没过半个时辰,小宝忽然坐起来,说“想尿”。王阿婆赶紧把他抱到尿桶边,只听“哗啦啦”一阵响,孩子排出一大泡尿,尿色黄得像浓茶,却顺畅得很。小宝尿完,长长舒了口气:“不疼了!像有股凉气顺着尿道跑出去了!”他摸着肚子,脸上露出了笑,“阿婆,是不是祖宗找到路,把堵着的东西搬走了?”

王阿婆看着尿桶里的尿,眼眶一热,赶紧对着门口的桥草拜了拜:“谢谢祖宗,谢谢桥草。”她又把剩下的“阴阳水”装在小瓶里,送给村西的陈家媳妇,教她同样的法子。陈家媳妇半信半疑地试了,没过一个时辰,她的小儿子也顺利解了尿,疼得直哭的孩子,转眼就抱着米糕啃了起来。

消息像长了翅膀,传遍了清溪村。得了尿涩病的孩子家,都去河湾采桥草,挂在门口,用露珠擦尿道口。到了深夜子时,祠堂前的香炉里,香灰忽然齐齐折断,像有人吹过,紧接着,门口悬挂的桥草藤蔓轻轻晃动起来,叶片上的露珠滚落,在地上砸出细碎的湿痕——老人们说,这是祖宗上了桥,正顺着藤蔓往家走呢。

小宝夜里睡得格外香,梦见好多穿着古装的人,沿着绿色的藤蔓往家里走,走到门口,都要喝口叶片上的露水,对着他笑一笑,然后就化成白雾不见了。第二天一早,他的病全好了,跑到河湾边,指着葎草对王阿婆说:“阿婆,我梦见祖宗了,他们说这桥草的路真好走,露水也甜。”

王阿婆看着门口的桥草,藤蔓上又结了新的露珠,在晨光里闪着光。她忽然明白,这草不仅是阴阳的桥,也是人与自然的桥——祖宗的念想,草木的灵性,娃娃的病痛,都借着这藤蔓和露珠,悄悄连在了一起,像清溪村的河道,弯弯曲曲,却始终朝着家的方向。

第四卷:挂草祭祖有定规,四季桥草各有灵

七月半的雾气散了,清溪村的河道露出了清澈的水面,乌篷船的橹声又清脆起来。但门口悬挂的葎草,家家户户都没取下,王阿婆说:“桥婆说了,要挂到七月底,让祖宗在家多住些日子,也让桥草多挡挡阴湿气。”

村里的老人们聚在祠堂前,给年轻人讲桥草的规矩,李伯的烟袋锅敲得石桌“笃笃”响:“这草不是只有七月半有用,一年四季都能当‘桥’,只是用处不同。”

(一)七月半的“引路草”

采草要在七月十三的清晨,带根带泥,挂在门框左侧(阴边),藤蔓要垂到地面三寸,“给祖宗留着上桥的台阶”。供桌上要摆一碗用桥草露珠泡的水,旁边放双新做的布鞋,“祖宗走桥累了,换双鞋歇歇脚”。夜里祭祖时,要对着桥草烧三张纸钱,念:“桥草当灯,照亮路程,祖宗到家,吃口热羹。”

王阿婆给小宝做了双小布鞋,摆在供桌下:“虽然是娃娃鞋,祖宗看着也欢喜,知道家里有后了。”小宝则学着大人的样子,对着桥草作揖,逗得老人们直笑。

(二)春日的“通阳草”

开春时,采葎草的嫩芽,煮水给家里的老人喝,“能通阳气,像给阴阳桥的桥墩添新石”。村里的张爷爷,每到春天就手脚发凉,喝了芽水,“身上像晒了太阳,连尿都顺畅了”。桥婆说:“春芽得阳气生发之气,能把冬天积的阴湿顺着尿排出去,像给桥草的‘阳面’添新土。”

(三)夏日的“祛暑草”

夏天的葎草叶最茂盛,采来晒干,和薄荷一起泡茶,“能祛暑湿,像给阴阳桥的栏杆刷上清凉漆”。船工们出船时,都带着这种茶,“喝了不中暑,尿也不黄了”。有个年轻的船工说:“这茶比冰镇酸梅汤还管用,喝下去,船头的热气都像被吸走了。”

(四)秋日的“固根草”

秋天的葎草根最壮,挖来炖排骨,“能固肾气,像给阴阳桥的桥墩打桩”。村里生了孩子的人家,总要给产妇炖这汤,“既补身子,又能让奶水足,尿也不涩”。陈家媳妇喝了,笑着说:“这草根炖得烂,吃着像山药,一点不苦。”

(五)冬日的“护宅草”

冬天把葎草的老藤晒干,捆成束,放在粮仓和衣柜里,“能防蛀虫,还能挡潮气,像给阴阳桥的桥洞加棉帘”。王阿婆的米缸里,每年冬天都放着一把藤束,“米不发霉,连老鼠都不来光顾”。

这些规矩,像清溪村的河水,代代流淌。桥婆说:“桥草的‘桥’,不光是阴阳桥,也是人与自然的桥,健康与病痛的桥——顺着它的性子用,就能架起平安的桥;违了它的性子,桥就会晃,人就会遭罪。”

夕阳下的清溪村,河道边的葎草在晚风中摇曳,叶片上的水珠滚落,砸在水面上,晕开一圈圈涟漪,像无数座微型的桥,连接着水面上下的世界。王阿婆牵着小宝的手,走在回家的路上,看着门口依旧悬挂的桥草,忽然觉得,这草哪是什么阴阳桥,分明是祖宗留给后人的念想——告诉他们:生死相隔,却有草木为桥;阴阳殊途,却有露珠为语,只要心里记着,爱就不会迷路,安康就会常驻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穿书种田: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

青枫l

剑走偏锋的大明

郁雨竹

在恋综当老六?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

肉包打狗

影视:从我的体育老师开始

暴风后的大海

抗战:我有个军火库

唐风汉月

离婚后,闺蜜的首长大哥逼我改嫁

叶梨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