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长城泪草·孟姜女的郁气传奇》(上卷)
作者李涌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《长城泪草·孟姜女的郁气传奇》(上卷),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,作者李涌辉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张氏把剩下的泪草晾干了,装在一个小布袋里,挂在窗前,“孟姜女,谢谢你,我不憋了。”风吹过布袋,草叶沙沙响,像有人在轻轻应和。
(二)临淄书生刘某的科场气淋
山东临淄的书生刘某,自小饱读诗书,盼着能金榜题名,光宗耀祖。谁知连续两次科举都名落孙山,看着同窗们一个个做官的做官、教书的教书,他心里又急又怨,觉得自己怀才不遇,像块被埋在土里的金子。
他整日闷在书房里,对着落榜的考卷唉声叹气,渐渐觉得胁肋胀得慌,像被人用带子勒着,连呼吸都费劲。后来竟得了气淋,小便时尿道涩痛,像有沙子堵着,每次解手都要憋得脸红脖子粗,书也读不进去了。
刘某的老师是个老秀才,见他日渐消沉,叹道:“你这病,根在‘气’上,不在‘尿’上。”他想起年轻时去长城游学,听说过孟姜泪草的故事,便托人从北方捎了些来,“这草能解郁气,你试试,或许比药石管用。”
刘某半信半疑,把泪草煎水喝。草水很苦,他喝着喝着,就想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悲苦,再想想自己的这点挫折,忽然觉得惭愧——孟姜女失去了丈夫,却能让怨气化为草的灵性,自己不过落榜两次,怎能如此消沉?
想着想着,他竟趴在桌上哭了一场,把这些年的委屈、不甘、怨愤全哭了出来。哭完觉得浑身松快,胁肋不胀了,连带着小便也顺畅了。“原来不是草在治病,是孟姜女在教我啊!”刘某抹着眼泪笑了,“她失去了一切,尚能留下解气的草,我还有笔墨,还有机会,怕什么?”
他把泪草的叶片夹在书页里,每当读书倦怠、心生怨愤时,就看看那带泪痕的叶片,想起孟姜女的坚韧。三年后,刘某第三次参加科举,终于考中秀才,他在答卷的末尾写道:“草木有灵,能解人郁;人生有坎,能跨则通。”
(三)大同孩童王某的惊吓气淋
山西大同有个叫王某的孩童,刚满五岁,胆子比兔子还小。那年过年,邻居家放鞭炮,一个二踢脚在他脚边炸开,吓得他当场尿了裤子,从此就落下个毛病:白天还好,一到夜里就尿不畅,每次都要哭半天才能尿出来,尿线细得像面条,爹娘急得团团转。
请了好几个郎中,有的说是“惊风”,有的说是“肾虚”,开了不少药,不是太苦孩子不肯喝,就是喝了没效果。王某的娘抱着他,看着孩子哭红的眼睛,心疼得直掉泪:“儿啊,咱不疼了,娘给你买糖吃……”
有个走江湖的老郎中路过大同,听说了孩子的病,说:“这是惊吓引起的气淋,气堵住了膀胱口,得用点能‘镇气’的药。”他推荐了孟姜泪草,“那草吸了孟姜女的悲情,最能镇住惊吓的邪气,你试试。”
王某的娘半信半疑,托人从长城边求了些泪草,煎水时加了点红糖,哄着孩子喝。第一晚,孩子没哭,只是睡得不太安稳;第二晚,竟能自己尿出来了,虽然还有点慢;第三晚,睡得踏踏实实,天亮才醒,尿了一大泡,再也没哭。
“这草叶上的泪痕,像娘的手,轻轻拍着孩子呢。”王某的娘摸着草叶说。后来,她把剩下的草做成了一个小药枕,孩子枕着它睡觉,再也没犯过惊吓的毛病,胆子也渐渐大了,敢跟着小伙伴去看放鞭炮了。
第四卷:悲情化药传民俗,四季泪草各显能
孟姜泪草的故事,像一粒种子,在北方的土地上生根发芽,渐渐融入了民间的生活。人们不仅用它治病,还形成了许多与它相关的习俗,让这段悲情的传说,以另一种温暖的方式延续着。
每年农历十月初一,传说那是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日子,北方的百姓会去野外采集孟姜泪草。这天的草,据说吸收了一年中最浓的“悲情之气”,化解郁气的效果最好。采集时,人们会带着一块粗布,跪在草前,先磕三个头,嘴里念:“孟姜女,孟姜女,你流眼泪,我解郁气;借你灵性,通我水道,保我安康。”
然后用粗布轻轻擦去草叶上的露水,再小心翼翼地连根拔起——不能用铁器挖,说铁器会伤了草的灵性。带回家后,要挂在屋檐下晾干,不能暴晒,说暴晒会晒掉草叶上的“泪痕”,减了药效。晾干的草要装进布袋,挂在灶房的梁上,说那里烟火气重,能让草的灵性更足。
用泪草治病时,规矩更多:煎药要用砂锅,不能用铁锅;火候要先武后文,像“先哭后笑”,符合孟姜女的心境;喝药时要空腹,说这时“气最顺,药能直抵病灶”;喝完药要静卧片刻,想着开心的事,不能想烦心事,“别让新的郁气又堵上”。
河北的老药农赵老汉,种了一辈子药,对孟姜泪草研究最深。他发现这草的“泪痕”其实是叶脉的变异——普通的葎草叶脉是绿色的,而孟姜泪草的叶脉因吸收了特殊的矿物质,变成了白色,越是生长在贫瘠、多风、温差大的地方(像长城脚下),叶脉越白,药效也越强。“这草啊,就像孟姜女,越经磨难,性子越烈,解气的本事也越大。”赵老汉抚摸着草叶说。
他还摸清了泪草的“四季脾气”:
- 春芽:清明前后的嫩芽,紫红色,带着绒毛,像孟姜女初嫁时的娇羞,最能化解“新结的郁气”,比如刚受了委屈、刚生了闷气引起的气淋,“像解开刚系上的绳结,省力”。
- 夏叶:夏至的叶片,宽大厚实,白色纹路清晰,像孟姜女寻夫时的执着,能清热,化解因郁气太久“化热”引起的气淋(小便时灼热、尿色偏黄),“像用凉水浇灭刚起的火苗”。
- 秋藤:秋分的藤蔓,坚韧有韧性,像孟姜女哭长城时的倔强,能通络,化解郁气淤滞时间长的气淋(小腹有硬块、尿痛如刺),“像扯断缠了很久的乱绳”。
- 冬根:冬至的根须,粗壮盘结,像孟姜女深埋的思念,能固本,治疗气淋反复发作、体虚乏力的人,“像给松动的门轴上油,既顺滑又耐用”。
赵老汉还发现,泪草和别的药配伍,效果更好:配陈皮能“理气开胃”,适合郁气兼食欲不振的人;配柴胡能“疏肝解郁”,适合因生气引起的气淋;配生姜能“防草苦寒伤胃”,适合体寒的人;配甘草能“调和药性”,让苦药变温和,适合孩子和老人。
有一年大旱,北方的气淋患者特别多,赵老汉带着村民采了大量孟姜泪草,配着陈皮、柴胡,熬成大锅药,免费发放,救了不少人。“孟姜女留下这草,不是让它只治病,是让咱记得:再大的委屈,再深的郁气,总有化解的一天。”赵老汉站在长城遗址上,望着漫山遍野的泪草,眼里闪着泪光。
这些带着泪痕的草,在北方的土地上生生不息,风一吹,叶片翻动,像无数双含泪的眼睛,既诉说着孟姜女的悲情,也见证着百姓们“化解郁气、好好活着”的坚韧——就像那草叶上的纹路,虽似泪痕,却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,像撒了把希望的盐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