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8章 你麒麟儿斗得过人家神仙?曹操必败
天命不在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18章 你麒麟儿斗得过人家神仙?曹操必败,岳父关羽,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,天命不在身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曹冲拱手作揖,上前参见。</p>
杨修这才回过神来,忙是向曹冲躬身见礼。</p>
曹操见儿子到了,便将杨修抛在一边,笑着召呼儿子近前坐下。</p>
“仓舒,泗水一战的经过,想必你也得知了吧,邺城方面民心如何?”</p>
曹操不等曹冲坐定,便迫不及待问道。</p>
“回禀父亲,邺城士民确实有所震动,不过也影响不了大局,父亲尽管安心便是。”</p>
听得曹冲所答,曹操这才松了口气。</p>
“仓舒呀,你的声东击西之计确实是妙,可惜被那大耳贼识破,亲自率军来盱眙迎战为父。”</p>
“不过就算如此,若非萧和那妖人为大耳贼打造的陌刀这等神兵,为父此刻早已大破大耳贼,踏平盱眙~~”</p>
曹操咬牙切齿,脸上又燃起不甘之色。</p>
“那陌刀之事,儿也略有所闻,依儿臣之见,这陌刀虽然威力强横,却终究只是一口刀而已,也算不上什么神兵。”</p>
“刘备既有此利器,却只打造了两千余口,臣料此刀必十分昂贵,以刘备国力必无法再多造。”</p>
“既如此,刘备虽有此刀,却依旧改变不了我强敌弱的大局。”</p>
曹冲洋洋洒洒分析一番,尔后一拱手:</p>
“所以儿臣以为,父亲切不可因这一场失利,便灰心丧气,放弃了南征。”</p>
曹操精神为之大振。</p>
原本他已有退兵意思,给曹冲这般一番剖析鼓励,顿时豁然开朗,退意一扫而空。</p>
“好好好,仓舒言之有理!”</p>
“我强而敌弱未变,优势依旧在我大魏,孤焉能退兵!”</p>
“孤就听你的,继续南征,不收复淮南孤绝不罢兵!”</p>
曹操豪然大笑,脸上重燃自信。</p>
曹冲见状,趁势道:</p>
“儿臣在前来下邳的路上,想到了一条计策,或许可助父亲一举歼灭六万楚军!”</p>
曹操惊喜若狂,忙问曹冲有何妙计。</p>
曹冲便叫拿来地图,不紧不慢指着道:</p>
“当初大耳贼不是曾以此计,破我淮南么,那我们就以牙还牙,父亲可遣一将率军由…”</p>
曹冲将计策和盘道出。</p>
曹操脸上渐起喜色,拍着地图大赞道:</p>
“好一个以牙还牙之策,仓舒,你此计当真是深得奉孝出奇制胜之妙啊!”</p>
曹冲只淡淡一笑。</p>
曹操情绪立时亢奋起来,当即传令,召集荀攸,贾诩等一众谋士,前来共议。</p>
大帐内很快便沸腾起来。</p>
众谋士们无不眼前一亮,皆是大赞曹冲计策天马行空,神妙无双。</p>
“魏公,仓舒公子此计,确实可杀刘备一个措手不奇,若然功成便能截断刘备退路,一举歼灭其六万兵马!”</p>
荀攸先是大加赞附,接着却话锋一转:</p>
“只是仓舒公子此计,需要水军运兵,且所需之船还必须是海船。”</p>
“这一时片刻间,我们又从何得来?”</p>
曹操脸色兴奋骤然消息,眉头不由凝起,目光急是看向了曹冲。</p>
曹冲却早有所料,只淡淡笑道:</p>
“儿臣记得,当初公孙度雄踞辽东,曾派兵浮海登陆东莱半岛,夺取了数县建立营州。”</p>
“后来父亲击破袁谭,收复了青州后,便将公孙度所夺东莱诸县收复。”</p>
“其子公孙康继承辽东后,向父亲上表纳贡称臣,请父亲将东莱所属东牟,昌阳二县划归给了他,方便他与中原海上贸易。”</p>
“父亲何不借调东莱二县的辽东商船,运送我军南下,实施儿此计呢?”</p>
曹操紧皱的眉头陡然松开,霎时间眼眸大睁,仿若发现了新世界一般。</p>
荀攸等众谋士,皆是神色惊喜。</p>
就连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贾诩,此刻也捋着白须微微点头,眼神中罕见透露出刮目相看之意。</p>
“臣等竟没想到,还有公孙康可就近为魏公所用,仓舒公子的格局眼界,攸等自愧不如呀。”</p>
荀攸是啧啧赞叹,对曹冲满眼敬佩。</p>
曹操是满脸欣喜,哈哈大笑道:</p>
“孤有仓舒这等麒麟儿,真乃天佑我曹操,天佑我大魏也!”</p>
“大耳贼啊大耳贼,你有萧和,孤却有仓舒,你终究不是孤之对手!”</p>
“哈哈哈——”</p>
府堂之内,回响起曹操大笑声。</p>
当下,曹操便下了决断,用曹冲之计,令众谋臣武将,依计行事。</p>
众人精神振奋,泗水一败的阴霾是一扫而空,皆是领命告退而去。</p>
所有人都是精神抖擞,唯有杨修是个例外。</p>
当他踏出府堂时,悄然回头瞥了一眼曹冲,眼眸中却闪过一丝深深忌惮。</p>
“若曹冲此计得逞,则魏公南征首功非他莫属,储位再无人能撼动。”</p>
“他将来继承大位,我身为子建公子谋主,我和杨家还能有好果子吃?”</p>
“再者,那萧和乃仙神在世,他此计未必能逃得过萧和的天眼。”</p>
“既然如此,我何不为我自己,为我杨家谋一条退路呢?”</p>
杨修思绪飞转良久,犹豫不决的眼神,渐渐化为决然。</p>
…</p>
三天后,下相城南,楚营。</p>
中军大帐内,一座徐州沙盘,已堆起在帐中。</p>
“徐州之重在于下邳,下邳若得,徐州可定!”</p>
“而下相城乃下邳以南,唯一一道屏障。”</p>
“我军只需攻陷此城,六万大军便可畅通无阻,杀奔下邳城下…”</p>
庞统手指着沙盘,分析着下一步方略。</p>
刘备则连连点头。</p>
下邳有多重要,下相城有多重要,没有谁比他这个曾经的徐州之主更清楚了。</p>
同样,下相城有多坚固,他自然也心如明镜。</p>
“泗水一战,我们虽歼敌四万,然曹贼收拢败兵,尚有六万之众。”</p>
“敌我兵力虽已持平,然我军士气战斗力远胜曹军,整体实力上我军已占上风。”</p>
庞统话锋一转,接着道:</p>
“不过现下曹贼转攻为守,明显是不敢出战,打算据守下相不出,妄图熬退我军。”</p>
“如何攻破下相,击垮六万魏军,统以为还当用些计策才是。”</p>
刘备深以为然,目光看向萧和庞统,正要问二人有何良策。</p>
这时。</p>
陈到入帐,声称适才斥侯巡视下相外围时,有人从城上射下一箭,上边裹有一道书信,写明要献于楚公。</p>
说着,陈到便将那道帛书献上。</p>
刘备与众人对视一眼,眼中掠起几分疑色,遂令陈到当众宣读。</p>
陈到便展开帛书,高声道:</p>
“魏公已用曹冲之计,命孙观率八千精兵,令公孙恭率辽东商船运送南下,由海入淮偷袭盱眙,一举截断楚公退路,请楚公早做防备!”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