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2章 面子里子全丢了,你还不提桶跑路?
天命不在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32章 面子里子全丢了,你还不提桶跑路?,三国: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,天命不在身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</p>
</p>
</p>
</p>
</p>
“保住这八万兵马,说难听点,至少我大魏还能苟延残喘几日。”</p>
“若是没了这八万兵马,再失了并州,你让天子拿什么来守住仅剩的雍凉二州啊?”</p>
“到了那般地步,我大魏真就完了啊!”</p>
“大将军啊,淮请大将军为了大魏存亡计,弃并州西撤吧~~”</p>
郭淮再也顾虑不到夏侯惇颜面,直接跪伏在地,慷慨悲忿的怒请。</p>
夏侯惇身形一凛,有那么一瞬间,几乎就要被郭淮说动。</p>
甚至,那下令八万大军,弃守并州各处关隘,向蔺县撤退,西渡黄河的命令,眼看已到冲到了嗓子眼。</p>
最后一刻,却再次被夏侯惇给硬生生的咽了回去。</p>
犹豫良久,权衡良久后。</p>
夏侯惇却一声叹息,拂手道:</p>
“并州关乎到大魏得失,那八万大军的存亡,同样关乎到我大魏得失。”</p>
“兹事体大,本将一时片刻间,岂能轻易做决断。”</p>
“守还是弃,吾还需要仔细斟酌斟酌。”</p>
郭淮大失所望。</p>
他是万万没料到,这位大魏大将军,到了这等国家存亡时刻,竟然会如此没有担当,如此的拖泥带水,优柔寡断。</p>
郭淮一跃而起,急是再劝道:</p>
“大将军啊,现下匈奴主力已覆灭,西河郡已兵力空虚,刘备随时可能派兵入西河。”</p>
“一旦西河为汉军所攻占,则我们想要撤往关中也没有机会了。”</p>
“形势瞬息万变,大将军啊,现在不是拖泥…”</p>
夏侯惇却摆手打断了郭淮的劝说,不悦的喝道:</p>
“本将已说过,兹事体大,关乎国家存亡,焉能擅作决断。”</p>
“你休得再喋喋不休的在此逼本将,吾说了要仔细斟酌,自然会仔细斟酌,你休要再言!”</p>
郭淮满腹的劝说之词,硬生生的被夏侯惇冷冰冰的责怨之言,直接给堵了回去。</p>
郭淮语塞。</p>
看着态度固执决然的夏侯惇,他心中是无尽的失望,却又无可奈何。</p>
憋了半晌后,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,一声黯然长叹。</p>
夏侯惇压服了郭淮后,目光扫向众将,不容质疑道:</p>
“尔等速去安抚军心,告诉将士们,匈奴军团虽覆灭,陛下却仍在猛攻蒲坂!”</p>
“陛下没有抛弃我们,并州也一定能守得住,叫他们休得被大耳贼的雕虫小伎动摇了军心。”</p>
“还有,将晋阳库府所剩的金银,统统都运送到界休关来,尽数分发众将士们。”</p>
“告诉他们,让他们打起十二分精神来,随吾死守界休关,不得后退一步!”</p>
“只要能守住关城,守住并州,金山银山吾都给他们!”</p>
夏侯惇也不是纯坐以待毙,妄图以金银赏赐来收买军心,激起魏军士卒的战斗意志。</p>
郭淮也好,王凌也罢,凡有些见识魏将,皆是心下暗叹。</p>
重赏之下虽有勇夫,可这样纯靠金银收买激励起的士气,势必不能长久。</p>
夏侯惇此举,乃是杯水车薪,不过是多苟延残喘几日便罢,根本改变不了大局。</p>
众人心知肚明,却不敢戳破夏侯惇身上的新装,只能摇头暗叹,默默领命。</p>
“我大魏大将军,竟是这样一个人,焉能不亡啊…”</p>
领命而去的郭淮,走出正堂时,仰天一声长叹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