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锦囊计,摸清曹贼老底!太尉啊,海
天命不在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69章 锦囊计,摸清曹贼老底!太尉啊,海,三国: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,天命不在身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</p>
</p>
</p>
</p>
</p>
一艘艘船筏上的楚军闻声,只得掉转方向,往南岸撤去。</p>
此时。</p>
幽燕铁骑已冲至岸边,见得楚军惊退,无不士气大振。</p>
他们挥舞着兵器,欢呼大喝,向着退却的楚军耀武扬威,各种嘲笑大骂。</p>
高览横枪立马于岸,望着退走的楚军,暗暗松了口气。</p>
这还是他生平头一次,与传闻中天下最强的楚军交手。</p>
原本高览以为,此战必将是一场恶战。</p>
却不想,竟以如此轻松取胜的结局收场,多多少少令他感到颇有几分意外。</p>
“楚军,也不过如此…”</p>
高览冷冷一笑,嘴角亦扬起一丝轻视。</p>
夏侯充则挥舞着兵器,指着水上楚军狂叫:</p>
“楚狗,有胆你们过来呀,爷爷我还没杀痛快,你们别逃啊~~”</p>
易水北岸,一边嘲讽辱骂之声。</p>
船筏上。</p>
黄忠却长刀握到咔咔作响,苍老脸上燃烧着恨色。</p>
若非是萧和的锦囊指示,以他的暴脾气,早率军强行杀上北岸,与敌决死一战了。</p>
就算你是四千铁骑又如何?</p>
敢这般辱我黄忠,老子就跟你们玩命!</p>
“萧太尉定然另有妙计,老夫就让你们暂且再猖狂片刻,哼!”</p>
黄忠终究强压下怒火,拂手喝道:</p>
“传令,全军撤往南岸,退回易京主营!”</p>
一万楚军便在付出几百死伤后,尽数退回了南岸,沿着河岸又退向了易京主营…</p>
入夜,楚营王帐。</p>
黄忠和苏飞二将,已神色愧疚,站在了刘备面前。</p>
“大王,老臣未能偷渡易水,为敌所败,还请大王责罚。”</p>
黄忠默默请罪。</p>
这位大楚第一老将,脾气虽是火爆,人情世故却还是懂的。</p>
他并未将“败归”的原由,归结于萧和的锦囊指示,而是揽在了自己头上。</p>
刘备和萧和对视一眼,会心一笑。</p>
“汉升老将军,是我让你放弃渡河,撤回大营,此番失利你何罪之有?”</p>
萧和笑呵呵上前,将一杯接风酒递给了黄忠身上。</p>
眼见萧和如此有担当,没让自己背锅,黄忠松了口气之余,心生几分敬佩。</p>
酒虽接过,他却又不解道:</p>
“萧太尉,你既是神机妙算,料到了曹贼会派轻骑来阻击我们,为何却还向大王献计,叫我率军从下游偷渡?”</p>
苏飞和其余众臣,皆也是神色狐疑,齐刷刷望向了萧和。</p>
“其实汉升老将军你此战,并非是真要你强渡易水,而是要借此机会,试探出曹贼还有多少骑兵可用。”</p>
“有了具体数目,大王心里边才有底,方能决定派多少兵马,派哪些兵种直捣幽州腹地,叫曹贼的易京防线形同虚设!”</p>
萧和不紧不慢,点破了第一层玄机。</p>
黄忠一愣,眼神愈发茫然,全然没能领会萧和话中深意。</p>
帐中众臣,亦是一头雾水。</p>
试探魏军骑兵数目,直捣幽州腹地,让易京防线形同虚设…</p>
这几件事,八竿子打不着,似乎全然没有联系啊。</p>
“伯温,事到如今,也该是让大家知晓的时候了。”</p>
刘备一笑,遂向众人解释道:</p>
“诸位有所不知,伯温早在青州攻陷时,就已奏请孤召集船匠,在青州沿海兴建了一支新式海军。”</p>
“这支海军所用之船,皆乃伯温所创的新式海船,可远海航行无惧风浪。”</p>
“此番伐魏,伯温的计策乃是孤率主力在此吸引曹贼,却叫伯言,坦之,休穆他们,以海军浮海北上,从渤海登陆渔阳一线,兵锋直取蓟县,扫荡幽州腹地。”</p>
“曹贼若闻知我军于他背后登陆,必会首先动用所有骑兵去阻击。”</p>
“汉升你这一战,正是为试探出魏军所余骑兵数量,孤才心中有底,做出相应部署。”</p>
“诸卿,现下你们明白伯温的计策了吗?”</p>
真相揭晓。</p>
大帐中一片惊喜,骤然沸腾。</p>
黄忠等众臣这才恍然大悟,惊喜赞叹声四起,无不是惊叹于萧和的深谋远虑。</p>
一片叹服声中,马谡却忽然道:</p>
“大王,太尉,以谡之见,远海航行固然能瞒过魏军耳目,隐藏行踪,达到奇袭的效果。”</p>
“可据谡所知,远离海岸线航行,极易迷失方向。”</p>
“那这海上奔袭一战,如何能确保我们这支水…海军,能顺利抵达渔阳沿海,而不是迷失于茫茫大海之中?”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