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5章 刘备:孤就是要让你当帝师!打造海
天命不在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65章 刘备:孤就是要让你当帝师!打造海,三国: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,天命不在身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</p>
</p>
</p>
</p>
比如官渡一役袁绍虽败,却并未改变袁强曹弱的局面,袁绍却偏偏病死。</p>
运气的作用,有些时候是大过于实力的。</p>
不过这些话,萧和终究还是忍住,没有对老刘说。</p>
立储这种关乎国本之事,想也知道老刘不可能用掷铜钱这种近乎“儿戏”的手段来决定。</p>
有太多的前车之鉴,老刘是太害怕选错了储嗣,将百战开创的基业断送,将眼看已中兴的大汉拱手葬送于自己的不肖子孙之手。</p>
正是这份担心害怕,使老刘在选刘永还是刘理这件事上,不得不慎之又慎,迟迟拿不定主意。</p>
“立储之事暂且放一放,伯温,咱们还是说一说眼前战局。”</p>
“今曹贼已放弃冀州,率余部退往了易京,分明是想仿效公孙伯圭,依据于易京及易水,据保幽州。”</p>
“以伯温之见,孤当如何用兵?”</p>
刘备只得将立储之事先搁置,将注意力拉回到眼前的灭魏之战中。</p>
老刘不再征问立储之事,萧和自然也松了口气,遂道:</p>
“幽冀一体,我们既然已拿下冀州,当然不可能放任曹贼再据守幽州。”</p>
“不过眼下已过中夏,离秋收已近,即刻就挥师北上的话,势必会耽误农时。”</p>
“此外我军先围黎阳再围邺城,前后近有一年有余,将士们休力精神消耗已近极限,现下休整不过半月,确实也不宜再度兴兵北上。”</p>
“臣的意思是,让将士们再多休整两个月,待秋收结束之后,再提兵北上,一举收复幽州不迟。”</p>
刘备深以为然。</p>
人非草木,皆不过血肉之躯,长期征战谁也受不了,休整是必不可少的。</p>
何况数十万大军所需,粮草日耗乃天文数字,必须得有一个强大的国力支撑。</p>
国力的根本,便为农桑。</p>
几十万大军北征,不光是这几十万府兵要脱产,所要征调的民夫也得数以十万计。</p>
这么多人脱产,势必会耽误了秋收,致使秋粮大减。</p>
秋粮大减,国力就要受损,国力受损反过来就无法支撑几十万大军攻取幽州。</p>
这之间的关联利害,老刘这个君王还是清楚的。</p>
“伯温言之有理,易京壁垒可非浪得虚名,当年公孙伯圭依托此壁垒,硬生生抵挡了袁绍两年猛攻。”</p>
“曹贼之能,还在公孙伯圭之上,若其决心死守易京,只怕这一战又将是一场鏖战。”</p>
“如此看来,确实得让将士们好好休整,更不能耽误了今年秋收才是。”</p>
刘备连连点头。</p>
“易京防线是坚固不错,不过臣以为,曹贼想学当年公孙瓒却未必能如他所愿。”</p>
萧和话锋一转,别有意味一笑:</p>
“大王不要忘了,我们除了实力远胜于袁绍之外,我们比袁绍还多了一支海军…”</p>
刘备先是一怔,眼中旋即迸现惊喜。</p>
他想起来了。</p>
早在收复青州之时起,萧和就进献了一批海船图,并奏请他调集船匠,于青州沿海大造海船。</p>
且萧和说过,他进献的海船,与水军平素所用的平底江船不同,采取的乃是尖底构造,吨位更大,吃水更深。</p>
这种海船,不必贴着海岸线航行,而是可以远海航行,无惧海上风浪。</p>
先前萧和是数度献计,由海上奔袭敌军港口城池,取得了不菲的战果。</p>
可当年出海的战船,多还用的是平底江船,走的航线也只敢贴着海岸线,不敢离岸太远。</p>
哪怕如此,每次至少也得损失三成左右的战船。</p>
无他,只因江船扛不住海浪而已。</p>
所以萧和才穷数年之功,凭借着已有的相关知识记忆,再加上多次的试造,终于是造出了一艘稳定可靠的海船。</p>
于是在攻取青州之后,有了可以停靠海船的优良港口后,便又奏请老刘开始批量打造。</p>
而为区别于普通水军,萧和将之取命为了海军。</p>
“伯温,莫非你的意思是,孤用这支水…海军,自青州北上走渤海,于易京以北登陆幽州,直插幽州腹地,令曹贼的易京防线无用武之地?”</p>
刘备满面惊喜,立时推算出了萧和用意。</p>
萧和一笑,微微点头称是。</p>
“海上登岸幽州,让易京防线无用武之地,妙啊,此计当真乃是神来之笔!”</p>
恍然明悟的刘备,不禁啧啧大赞,一脸敬佩道:</p>
“伯温,莫非早在孤未过黄河前,你就已经深谋远虑到为海上登陆幽州做准备,叫孤提前数年打造了这支海军?”</p>
萧和轻咳几声,笑道:</p>
“臣还未深谋远虑到如此地步,只能说是有往这方面想过吧。”</p>
“其实臣奏请大王,打造这海军的初衷,并非是为海上登岸幽州。”</p>
刘备一怔,奇道:</p>
“不是为海上登陆幽州,那又是为了什么?”</p>
萧和站起身来,抬手向着东方一指:</p>
“家师曾说过,自我大汉青徐向东入海,越过茫茫大洋,另有一番天地。”</p>
“那里有几样神奇的作物,若将之推广种植于我大汉,足可养活比我大汉鼎升时再多十倍的人口。”</p>
“臣奏请大王打造海军,就是想有朝一日请大王派兵远渡重洋,将那几样作物的种子带回我大汉,以造福我大汉百姓,助大王开创旷古绝今之盛世!”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