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5章 论洞察人心,你萧和冠绝天下!大势
天命不在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35章 论洞察人心,你萧和冠绝天下!大势,三国: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,天命不在身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</p>
此战之后,曹操再无解围能力。</p>
外无援兵,内无粮草,黎阳城还怎么守?</p>
弃城突围才是最明智的选择。</p>
不走这一步,等待他们的结局,就只有一个:</p>
城破,身死名灭!</p>
他们不想死,自然心下只有赞同贾逵的提议,只是没有敢表态而已。</p>
没办法,谁力主弃黎阳,谁就有可能事后背锅。</p>
乐进也好,程武也罢,自然皆不愿背锅。</p>
众人的目光,只得齐聚向了曹仁,盼着他能采纳贾逵提议,能选择弃城突围。</p>
曹仁权衡良久后,却一声长叹:</p>
“大王给吾的诏令,乃是命吾坚守黎阳,不得大王诏令,我岂能弃城而逃?”</p>
“将来若冀州不保,河北沦陷,我曹仁岂非成了大魏罪人?”</p>
这番话一出,程武等皆暗吐一口气,面露一丝失望。</p>
曹仁是迂腐不化,到了这个时候,显然还打算继续坚守黎阳。</p>
贾逵急了,忙道:</p>
“骠骑将军啊,所谓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授。”</p>
“现下黎阳城被围到水泄不通,大王就算有诏令,也不可能传进来!”</p>
“逵以为,骠骑将军当——”</p>
曹仁一摆手,打断了贾逵劝谏,面色决然道:</p>
“你不必再说了,我这一生,从未曾违抗过魏王之命,这一次也不会。”</p>
“不管怎样,只要我没得到大王弃城的诏令,我就绝不会弃城突围!”</p>
“谁敢再妄议弃城,吾必治其动摇军心之罪!”</p>
贾逵身形一凛,到嘴边的劝谏,硬是被曹仁给震慑到咽了回去。</p>
“唉~~”</p>
他只能暗暗一跺脚,一声无可奈何的暗叹。</p>
曹仁站起身来,走到堂外,目光遥望向了北面,原本决毅的脸上,却悄然掠过一丝乞求之色。</p>
“大王啊,若你真救不了黎阳,就派死士潜入,向我传达弃城突围的诏令吧。”</p>
“若不然,我曹仁只怕就要死在这黎阳,你我兄弟再无相见之日矣…”</p>
…</p>
内黄城北七十里,魏营。</p>
军帐内。</p>
曹操正拄着拐杖,手中把玩着酒杯,目光盯着地图。</p>
他的双眼,从未曾离开过“延津”二字。</p>
“若一切顺利,张将军应该已在两日前攻陷了延津,此刻应该已向东兵临白马。”</p>
“只要张将军能攻陷白马,并及时凿穿黄河冰面,就能断了楚军后路,刘备便只有撤黎阳之围,向东自平原郡退往青州。”</p>
“此役的关键,就在于张将军是否能在一日之内,攻下白马。”</p>
身后的曹冲,指着地图剖析道。</p>
曹操酒杯陡然攥紧,脸上燃起久违的自负,笃定道:</p>
“大耳贼精兵良将皆在北岸,南岸延津白马皆不过一群泛泛之辈,岂是张郃这个河北四庭柱对手。”</p>
“孤相信,此时此刻,张郃必已将孤的大魏王旗,插在了白马城头!”</p>
话音方落。</p>
帐外一阵嘈杂之声响起。</p>
接着许褚匆匆入帐,神色慌急道:</p>
“大王,张郃回来了!”</p>
曹操身形晃了一晃,手中酒杯脱手,脸上的笃信自负,刹那间为惊慌取代。</p>
曹冲脸色更是刷的一下就白了。</p>
司马懿,贾诩等人,亦无不神色一变。</p>
张郃竟然回来了?</p>
按照原定计划,此时张郃不应该已站在白马城头,挥舞着大魏王旗,宣告着黎阳解围成功吗?</p>
怎么他竟然回来了?</p>
唯一的解释就是…</p>
众人心中大震,彼此惊望,皆是不敢再想下去。</p>
“快,快传他进来~~”</p>
曹操呼吸急促,却强作着镇定,沉声吼道。</p>
须臾。</p>
灰头土脸的张郃,带着一身血渍,黯然步入帐中,跪倒在了曹操跟前。</p>
“大王,臣…臣有罪——”</p>
张郃叩首在地,无颜面对曹操。</p>
一句“臣有罪”,如一柄利刃,瞬间刺入了曹操心脏。</p>
曹操握着拐杖的手已在发抖,想要质问张郃,却又害怕得知结果,憋了半晌竟是问不出一个字来。</p>
“臣一路顺利,原本已踏冰过河,突袭延津,几乎就要得手。”</p>
“可谁想城破之际,那楚将邓艾竟率五千铁骑,突然间从白马方向杀至,杀了臣一个措手不及。”</p>
“臣死战不敌,被迫退走,夏侯恩亦为那邓艾所斩。”</p>
“大王,仓舒公子奇袭延津之计,为刘备识破了啊!”</p>
张郃声音悲凉,将噩耗一一道出。</p>
当然,他嘴上说是在请罪,到最后却不忘点出,是曹冲计策失算。</p>
潜台词,自然是我张郃已尽力,这兵败的锅,得你儿子曹冲来背!</p>
大帐内,死一般的静寂。</p>
曹操嘴巴大张,眼珠爆睁,一张脸凝固在了绝望一瞬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